棉桿竹節蟲

 
學名:Sipyloidea sipylus 異竹節蟲科  細頸竹節蟲屬
棉桿竹節蟲是不完全變態(卵--->若蟲--->成蟲)
棉桿竹節蟲是以知的竹節蟲中分布最廣的,日治時期曾經嚴重危害棉花等作物,因此被稱為棉桿竹節蟲。
雌蟲體長70~80mm,全長128~150mm,黃褐色至紅棕色,大部分有深棕色的小斑點。頭部背面扁平,後翅臀區淺玫瑰色,
尾毛直,具有飛行的能力,下翅為紅色的,飛行中很容易被發現。當受到刺激時,會從前胸背板前端的腺體散發
「人蔘味」來驅離敵人。
沒有特定的棲息環境,從平地鄉村到中海拔森林中都可以發現牠們,成蟲、若蟲全年都有,以雌蟲為主,採用孤雌生殖的方式。
食草為芭樂樹葉,羅氏鹽膚木、樟樹、葛藤、青苧麻、錦葵科、殼斗科等植物。
101年9月27日收一批棉桿竹節蟲的卵.
101年10月26日開始有一些開始孵化.
102年3月5日第一隻羽化成蟲.
因為冬季棉桿竹節蟲成長的速度比較慢,從卵到羽化成蟲共計六個月的時間.

 

 

棉桿竹節蟲的卵,孵化時間,夏季約40~50天,冬季約3個月。

1.jpg

剛孵化的若蟲身體綠色.

2.jpg

 

剛孵化的若蟲身體綠色,體長約20mm。

3.jpg

竹節蟲有良好的保護色,還有高超的偽裝技巧,使牠在數枝間緩慢移動而不被察覺。

5.jpg

一,二齡的若蟲大部份身體是綠色.

5.1.jpg

隱藏在枝葉中,想要發現牠們的蹤跡是不容易的。萬一被敵人發現,牠們也會有自割的行為,拋棄一隻腳來逃脫危險。

4.jpg

若蟲進行 6~7 次的褪皮才長到成蟲階段,每一次的褪皮過程,都是危險期。

6.jpg

未齡  己經長出一對小翅膀.

7.1.jpg

羽化成蟲.

7.jpg

8.jpg

棉桿竹節蟲體長約為75㎜,目前都只有雌蟲,沒有雄蟲的紀錄,為「孤雌生殖」。成蟲、若蟲全年都看得見.

9.jpg

桿竹節蟲成蟲的體色一般是黃褐色至紅棕色,大部分有深棕色的小斑點。頭部背面扁平,後翅臀區淺玫瑰色.

10.jpg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棉桿竹節蟲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acsliu 的頭像
    gacsliu

    劉祥祥的秘室

    gacs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