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長臂金龜 飼養記錄 |
中文名稱:大衛長臂金龜 |
學名:Propomacrus davidi |
產地:中國 四川 雲南 |
飼育難度:★☆☆☆☆ |
繁殖難度:★★☆☆☆ |
成蟲壽命:2~6個月 |
成蟲大小:♂30~63mm ♀25~45mm |
幼蟲期:6~10個月 |
我這批幼蟲來自昆論競標區,110年 10月標得一,二齡幼蟲二組.每組10隻共計20隻. |
分二個300K容器飼養. |
本次幼蟲用二種食材方式飼養. |
第一種幼蟲食材:使用 莫雷 M屬兜土. |
第二種幼蟲食材:使用 莫雷 發酵木屑. |
濕度:溼度適中,以手握可以結成塊狀不會散開。 |
無溫控:15-30度。 |
20隻幼蟲成功羽化13隻.7公6母. |
其它幼蟲因手賤造成傷亡. |
本批公成蟲最大58mm,最小48mm. |
蛹期約28天. |
飼育難度不高,適合入門挑戰的蟲. |
備註: |
幼蟲使用兜土幼蟲期約6~8個月. |
幼蟲使用發酵木屑幼蟲期約8~10個月. |
使用不同食材可能會影響化蛹的時間. |
大衛長臂金龜 公蛹

大衛長臂金龜 公蛹

大衛長臂金龜 公蛹羽化的前一天.

大衛長臂金龜 公蟲

大衛長臂金龜 公蟲

大衛長臂金龜 公蟲

大衛長臂金龜 公蟲

大衛長臂金龜

大衛長臂金龜 對蟲.

大衛長臂金龜 對蟲.

gacs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麗星花金龜 飼養記錄 |
Cetonischema speciosa jousselini |
中名:美麗星 花金龜 |
產地:土耳其 |
美麗的彩色花金龜.鞘翅如镜面有光澤如寶石.金綠色底色上帶着流動的彩虹. |
本種花金龜價格親民,飼養容易市面上還是比較少見, |
非常冷門的一種小型花金龜. |
温度:20~28℃ |
幼蟲期約12個月 . |
幼蟲食材:莫雷調製發酵木屑及喜蟲微粒子發酵木屑-黃包,一比一混合. |
濕度: 偏中.(用力握土結塊,指縫可以看到水,不滴水). |
前蛹期約16天. |
蛹期約21天. |
成蟲體長:30-70mm |
蟄伏期約15天. |
幼蟲能靠邊化蛹方便觀察.
拍攝時間:111年6月8日

美麗星花金龜,羽化前能不開挖就不要挖比較好.
拍攝時間:111年7月13日
|

美麗星花金龜 蟲蛹

美麗星花金龜 幼蟲離開土繭,很難存活.

美麗星花金龜 成蟲.


美麗星花金龜

美麗星花金龜

美麗星花金龜

美麗星花金龜 最後只有五隻羽化成功. |
原因 1:手賤,太早開挖破壞土繭造成蟲蛹死亡, |
2:擔心破壞土繭原本最後一次更換木屑没換. |
全部土繭遭遇蚯蚓入侵,強救不及死傷過半. |

美麗星花金龜 期待下一輪會更好.

gacs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戴面具的甲蟲 |
不管鍬形蟲,金龜子或兜蟲在化蛹過程中,都會有一少部份化蛹失敗. |
化蛹失敗,大部份都會死亡.也有極少部份可以活下來, |
我飼養甲蟲多年,每年總會有很多化蛹失敗的,也總會有一兩隻戴面具. |
只有這隻渡過蟄伏期,成功活下來. |
黃紋鋸鍬形蟲. |
產地泰國 . |
這批幼蟲110年7月份自己繁殖. |
110年11月化蛹發現戴面具,挖出用人工蛹室. |
110年12月羽化. |
111年5月開始進食. |
戴面具的黃紋鋸鍬形蟲.

戴面具的黃紋鋸鍬形蟲.

羽化後面具還是没有脫下來,只好幫忙它了.

後半部也是羽化不完全.

可以看得出是一個男生.

前脚也羽化不完全.

成功渡蟄伏期,送十個美女,

gacs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蓖麻蠶 飼養記錄 (成蟲篇) |
學名: Philosamia Cynthia ricini . |
別稱:印度眉紋天蠶蛾. |
18世紀開始從印度傳出,台灣、中國、美國、斯里蘭卡、義大利、菲律賓、埃及、 |
日本等國先後引種飼養。蓖麻蠶一個世代經過卵、幼蟲、蛹、成蟲四個發育階段。 |
各人飼養經驗夏秋季溫度26度至30度,卵期經過約7~9天,幼蟲約19-21天,蛹期約為16-20天 |
一般夏秋季一個世代經過45-50天,冬春季經過55-60天, |
|
拍攝時間:110年9月27日幼蟲結繭至化蛹約3~4天. |

蛹期約為16-20天.

拍攝時間:110年10月8日剛羽化的蓖麻蠶.







拍攝時間:110年9月19日蟲卵大約7-9天開始孵化. |
又是一個世代開始. |

gacs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諾蓋拉象兜 MN 飼養記錄 |
產地:墨西哥 |
諾蓋拉象兜 於2005年才發表的新種象兜蟲簡稱MN |
諾蓋拉象兜與毛大象最大差異有 胸版正中央明顯隆起, |
隆起部無絨毛覆蓋,隆起處接至胸版底緣有一寬帶 |
無絨毛覆蓋.胸版與鞘翅上的絨毛非常短,呈金黃色, |
毛孔清晰可見.頭角上方佈滿絨毛的小角較細較短, |
頭角末端分岔大. |
109年1月14日從昆論蟲友訂購三隻一齡幼蟲. |
一隻三齡中陣亡,一隻羽化失敗,只有這隻羽化成功. |
溫度設定:26~28度。 |
幼蟲食材跟一般兜蟲飼養一樣. |
幼蟲期約20-24個月. |
蛹期約40-43天. |
蟄伏約40天. |
最後一次換土未重只有88.9g


諾蓋拉象兜胸版與鞘翅上的絨毛非常短, |
呈金黃色,毛孔清晰可見. |


諾蓋拉象兜目前在市面還是最少見.


諾蓋拉象兜.


諾蓋拉象兜與毛大象最大差異還有前胸背兩側角突略向外突出.

gacs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蓖麻蠶 飼養記錄 (幼蟲篇) |
學名: Philosamia Cynthia ricini . |
別稱:印度眉紋天蠶蛾. |
18世紀開始從印度傳出,台灣、中國、美國、斯里蘭卡、義大利、菲律賓、埃及、 |
日本等國先後引種飼養。蓖麻蠶一個世代經過卵、幼蟲、蛹、成蟲四個發育階段。 |
卵期經過約10天,幼蟲4眠5齡期為20天,蛹期約為20天 |
一般夏秋季一個世代經過45-50天,冬春季經過55-60天, |
參考資料:行政院學業委員會 蠶桑館 |
拍攝時間:110年8月從昆論跟蟲友定購一批蓖麻蠶的蟲繭. |

拍攝時間:110年8月19日開始陸續羽化,隔天就會開始交配. |


拍攝時間:110年8月30日蟲卵大約6~7天開始孵化. |

拍攝時間:110年9月2日開始進食的幼蟲. |
這次飼養幼蟲食用樟樹葉. |
一齡幼蟲會群集在一起,二齡後才會開始分開. |



拍攝時間:110年9月11日進食11日這次很明顯發現大量幼食 |
同時脫皮休眠. |

拍攝時間:110年9月12日休眠結束,開始大量進食. |

拍攝時間:110年9月18日天幼蟲約體長約50mm. |



拍攝時間:110年9月21日幼蟲第21天停止進食. |

拍攝時間:110年9月22日排便完整隻半黃.凖備結繭. |





三齡後食量很大,最後只保留70隻幼蟲,不然可能會斷糧. |
這次的成果. |


gacs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華南大鍬 飼養記錄 |
學名:Dorcus daedalion |
中名: 華南大鍬 |
產地:中國 |
華南大鍬的分佈主要在中南半島地勢較高的地區,包括泰國北部均為較常見的產地. |
Dorcus daedalion在飼育上必須注意"溫度"的控制,由於不耐高溫. |
因此必須飼養在25度以下的環境較為適合. |
本人用過鮑魚菇及雲芝菌瓶飼養二次,都飼養失敗,在一,二齡時陸續死亡,原因不明. |
使用發酵木屑飼養,約一半可以存活下來,但體型也不會很大.幼蟲期比較久. |
在網路上可以看到其他蟲友可以養到6*mm記錄,但是没有飼養過程,只好慢慢試了. |
幼蟲來源:親代昆論蟲友,購買對蟲自行繁殖.繁殖出來幼蟲自留30隻. |
幼蟲食材:莫雷調製發酵木屑及喜蟲微粒子發酵木屑-黃包,一比一混合. |
濕度: 偏中.(用力握土結塊,指縫可以看到水,不滴水). |
幼蟲飼養溫度:23~25度. |
幼蟲期:母蟲約6-8個月(500CC一瓶到底). |
公蟲約12-14個月(500CC半年更換一瓶). |
共飼養30隻,只有成功羽化母蟲6隻公蟲4隻. |
飼養難度:中上. |
僅供參考. |







華南大鍬一公二母己送.目前只剩下這三公四母累代用. |



華南大鍬 59mm的牙型



gacs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Megasoma mars |
中名:戰神大兜蟲 |
產地:祕魯 |
幼蟲來源:昆論蟲友. |
幼蟲食材跟一般兜蟲飼養一樣. |
莫雷調製:大兜土及發酵木屑1比1. |
濕度: 偏中.(用力握土結塊,指縫可以看到水,不滴水). |
幼蟲飼養溫度:冷氣房15~26度. |
幼蟲期約:20-30個月. |
蛹期溫度:24-26度. |
蛹期約:60~70天. |
蟄伏約:30~40天. |
飼養大型兜蟲就做好長期心理凖備. |
每三個月更換食材一次,每次更換三分之二就可以. |
飼養難度:中 |
僅供參考. |
一號 戰神大兜蟲
未重:116.4g (最後一次換土時測量的重量). |
|




戰神大兜蟲 公蟲 為了觀察移到人工蛹室造成羽化失敗.有點可惜. |


長期飼養這些大型兜蟲的經驗,我都在最後一次更換土時.
在飼養箱加泥土,讓幼蟲有安全地方做蛹室.
|

長:20cm.寛:20cm高:10cm一般外面公園的泥土.

一般來說幼蟲都會到這泥土這裡做蛹室.

二號 戰神大兜蟲. |
未重:96.6g (最後一次換土時測量的重量). |

戰神大兜蟲 公蟲 只有開窗觀察没有測量蛹重及蛹長. |
羽化體長約:100mm. |

戰神大兜蟲 公蟲 天然蛹室最好,没有必要使用人工蛹室, |


gacs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彩虹鍬形蟲(紫紺系列) 飼養記錄 110 |
109年繁殖一些混色彩虹鍬形蟲,結果生出來的後代,表現得不是很好. |
彩虹鍬形蟲最好還黑配黑,紅配紅,綠配綠,不然生出來的後代都没有收藏價值. |
109年3月挑選一對公母都是紫紺系列彩虹鍬形蟲繁殖了一批幼蟲. |
這批幼蟲全部吃喜蟲鮑魚菇菌瓶. |
溫度設定:24-26度。 |
110年4月份陸續羽化4公3母,還有二公尚未羽化,全部都是紫紺色. |
|
這三隻母蟲110年1月份就已經羽化. |
手機拍攝效果不是最好,太黑看不出來紫紺色. |
|




彩虹鍬形蟲(紫紺系列)

彩虹鍬形蟲(紫紺系列)

彩虹鍬形蟲(紫紺系列)

彩虹鍬形蟲(紫紺系列)

gacs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格杜達鋸鍬 飼養記錄 |
學名:Prosopocoilus gertrudae |
中名:格杜達鋸鍬 |
產地:菲律賓 |
國內流通量少,稀少罕見的漂亮鋸鍬,牙型非常像鋸子的珍品鋸鍬. |
108年6月5日從昆論購得一隻已生過一輪的格杜達鋸鍬母蟲. |
109年9月蟲卵開始孵化.得幼蟲18隻. |
8隻使用 莫雷 細發酵木屑飼養. |
10隻使用 喜蟲 鮑魚菇菌瓶飼養. |
溫度設定:22-24度。 |
使用鮑魚菇菌瓶飼養的這一批幼蟲有點拒食現象. |
三齡改回細發酵木屑飼養. |
使用細發酵木屑飼養大部份一瓶到底.死亡比例低. |
109年7月幼蟲開始陸續羽化.大部份没活過蟄伏. |
最後只有一公二母存活下來. |
幼蟲期約10-12個月. |
格杜達鋸鍬 母蟲.

格杜達鋸鍬 小型公蟲.

格杜達鋸鍬 小型公蟲.第一次飼養很多地方還凖備好.

國內流通量少,稀少罕見的漂亮鋸鍬,牙型非常像鋸子的珍品鋸鍬. |

格杜達鋸鍬 對蟲.

格杜達鋸鍬 小型公蟲.體長約40mm.

期待下次會更好.

gacs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A扇角金龜 飼養記錄 |
|
學名:Cyprolais auratay |
產地:喀麥隆中部 姆巴爾馬約 |
幼蟲來自喜蟲天降. |
飼養溫度:溫控 22-23度間. |
幼蟲食材:莫雷大兜土加發酵木屑,一比一混合. |
濕度:一般. |
109年6月25日跟喜蟲進了這批C.A扇角金龜一,二齡幼蟲.共6隻. |
109年9月15日第三次更換食材,己發現全部做土繭. |
109年9月20日開土繭有一隻己羽化完成,5隻蛹. |
109年9月28日,5隻成功羽化,一隻陣亡.一公四母. |
二齡至羽化約94天.
使用25*15*20 cm 飼養盒 |
幼蟲食材:莫雷大兜土加發酵木屑,一比一混合. |
|

6隻都成功做好土繭.



C.A扇角金龜 對蟲

C.A扇角金龜

C.A扇角金龜 公蟲.

C.A扇角金龜 公蟲.

C.A扇角金龜 公蟲.

gacs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印加角金龜 飼養記錄 |
英文學名:Inca clathrata clathrata |
產地:秘魯 |
飼養溫度:常溫室內 25-30度間. |
如果溫控在25-26度最好.羽化成功率比較高. |
幼蟲食材:莫雷大兜土加發酵木屑,一比一混合. |
濕度:一般. |
幼蟲一齡至三齡都可以混養,如K300可以養20隻. |
印加角金龜幼蟲非常喜歡吃廢菌,有廢菌可以多加一點. |
飼養方式跟一般大兜蟲一樣. |
最重要的是印加角金龜 跟大王花金龜一樣 |
就是在幼蟲三齡未會出現大暴走跡象. |
防止暴走的方法,單獨一隻一隻分開放入泥土等待化蛹, |
泥土深度最好10公分以上. |
幼蟲期約9個月. |
前蛹期約10-15天 |
蛹期約34-36天 |
前蛹到羽化,死亡率非常高. |
這次飼養約60隻幼蟲,成功羽化只有十隻. |
期待下次羽化比例會好一點. |
幼蟲三齡未會出現大暴走跡象.

防止暴走的方法,單獨一隻一隻分開放入泥土等待化蛹, |
泥土深度最好10公分以上. |

印加角金龜 公蛹

印加角金龜 公蛹

印加角金龜 母蛹

受到干擾容易死亡.
前蛹到羽化,死亡率非常高.

印加角金龜蛹室是直立的.

這批最大約50mm

這次飼養約60隻幼蟲,成功羽化只有十隻.

印加角金龜 公蟲.

印加角金龜 公蟲.

印加角金龜 母蟲.

gacs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本本島鋸 P i 飼養記錄 |
學名:Prosopocoilus inclinatus inclinatus |
中名:日本本島鋸 |
產地:壹岐 |
108年7 月1日收到從昆論標得的一對日本本島鋸, |
108年7月15日送入產房. |
108年9月23日蟲卵開始孵化.得幼蟲24隻 |
18隻使用 莫雷 細發酵木屑飼養. |
6隻使用 喜蟲 鮑魚菇菌瓶飼養. |
溫度設定:22-24度。 |
使用鮑魚菇菌瓶飼養的這一批幼蟲有點拒食現象. |
三齡改回細發酵木屑飼養.只有一隻救回,其他陣亡. |
使用細發酵木屑飼養大部份一瓶到底.死亡比例低. |
109年7月開始陸續羽化. |
幼蟲期約10-12個月. |
特別挖了二隻來做比較及記錄.僅供參考. |
108年9月23日蟲卵開始孵化.得幼蟲24隻.

本島鋸 A |
三齡前吃鮑魚菇菌瓶,三齡改回細發酵木屑飼養. |
109年6月1日化蛹. |
109年6月25日羽化
未重7.4g
|

蛹長約40mm

蛹重6.1g

體長約54mm

本島鋸 B |
細發酵木屑飼養一瓶到底. |
109年6月16日化蛹. |
109年7月8日羽化
未重10.9g
|

蛹重8.5g

蛹長約48mm.

體長約67mm

目前這隻最大67mm,其他還没開挖.

彎彎的大顎.

日本本島鋸.

日本本島鋸 飼養難度不高,適合新手飼養.

gacs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混種彩虹鍬形蟲 飼養記錄 (紫紺系列) |
無聊篇 |
108年3月跟昆蟲論壇蟲友訂購 |
紫紺公配紫紺母幼蟲6隻. |
紫紺公配紅母幼蟲6隻. |
紫紺公配綠母幼蟲6隻. |
108年3月一齡開始 飼養. |
幼蟲二齡開始吃鮑魚菇菌瓶.公蟲共換 2 瓶,母蟲換 1 瓶. |
溫控約24-26度冷氣房. |
A 紫紺公配紫紺母幼蟲6隻. |
陣亡一隻羽化三公二母. |
全部紫紺色系. |
B紫紺公配紅母幼蟲6隻. |
陣亡三隻羽化二公一母. |
原色偏綠黑.只有脚偏紫. |
整體感覺不太OK. |
C 紫紺公配綠母幼蟲6隻. |
陣亡二隻羽化二公二母. |
體色偏綠有一點點小紅.只有脚偏紫. |
整體感覺還 OK. |

A 紫紺公配紫紺母幼蟲6隻. |
陣亡一隻羽化三公二母. |
全部紫紺色系. |

紫紺公配紫紺母,後代紫紺色系比例高.

B紫紺公配紅母幼蟲6隻. |
陣亡三隻羽化二公一母. |
後代表現除背部偏綠黑帶一點點紅.還有脚部偏紫色. |
整體感覺不太OK.
|

紫紺公配紅母後代没有出現紫紺色系.

紫紺公配紅母,母蟲有點帶黑色系.

C 紫紺公配綠母幼蟲6隻. |
陣亡二隻羽化二公二母. |
體色偏綠有一點點小紅.只有脚偏紫. |
整體感覺還 OK.
|

gacs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帝王扁 鍬形蟲 飼養記錄 僅供參考. |
學名:Dorcus titanus typhon |
文名稱:堤風扁、帝王扁、東呂宋島扁鍬形蟲。 |
產地:呂宋島東部、君丹都那斯島。 |
大扁鍬形蟲產自於菲律賓呂宋島東部,一般稱為堤風扁(帝王扁), |
呂宋島東部與下方"君丹都那斯島"所產的個體皆是內齒偏上的個體 |
反觀呂宋島西部所產的室內齒位於中下方的個體。 |
這批幼蟲來自昆論競標區標得,一組一齡三隻(二公一母). |
母幼108年10月份己羽化,公幼109年2月羽化. |
108年1月16日一齡開始 飼養. |
幼蟲二齡開始吃鮑魚菇菌瓶.共換 3 瓶. |
溫控約24-26度冷氣房. |
A帝王扁 鍬形蟲 |
未重::46.4g |
蛹長:77mm |
蛹重:31.4g |
體長:91mm |
108年11月29日化蛹. |
109年1月15日羽化. |
蛹期:約38天. |

A帝王扁 鍬形蟲蛹長:77mm

A帝王扁 鍬形蟲蛹重:31.4g

A帝王扁 鍬形蟲體長:91mm

A帝王扁 鍬形蟲109年1月15日羽化.

未重::43.7g |
蛹長:70mm |
蛹重:27.3g |
體長:85mm |
108年12月27日化蛹. |
109年2月7日羽化. |
蛹期:約41天. |

B帝王扁 鍬形蟲蛹長:70mm

B帝王扁 鍬形蟲蛹重:27.3g

B帝王扁 鍬形蟲體長:85mm

B帝王扁 鍬形蟲109年2月7日羽化.

帝王扁 鍬形蟲 公成蟲

這批飼養三隻都成功羽化,全靠有好的菌瓶,一般木屑可能無水去飼養出這成績.

帝王扁 鍬形蟲 公成蟲

帝王扁 鍬形蟲

gacs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安達祐實大鍬 飼養記錄 僅供參考. |
簡稱: DA |
產地 :西孟加拉 |
幼蟲來源:昆論 |
全程使用鮑魚菇菌瓶.溫控約24-26度冷氣房. |
這隻二齡開始吃鮑魚菇菌瓶.共換 3 瓶. |
108年5月6日收到二齡幼蟲. |
108年10月23日最後未重 41.6g |
108年12月23日化蛹 22.9 g |
109年1月31日羽化.體長77mm |
這隻DA幼蟲來源比較有意思. |
是在昆論競標區,用昆蟲幣20兆標得. |
以前有很多蟲友在問,昆蟲幣能做什麼, |
昆蟲幣是可以在昆論競標區使用. |

108年6月2日結標昆蟲幣20兆標得.

108年10月23日最後未重 41.6g

108年12月23日化蛹,蛹重 22.9 g

蛹長約 70mm.

安達祐實大鍬 公蛹.

109年1月31日羽化.


安達祐實大鍬

順便交作業,感謝屏東王先生你的蟲蟲己成功羽化.

安達祐實大鍬

gacs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黃邊金龜 飼養記錄 |
學名:Pachnoda marginata marginata1 |
產地:迦納 |
108年7月份在昆論有蟲友釋出一些黃邊金龜L1~L2幼蟲,立馬訂購十隻飼養來來. |
幼蟲食材:莫雷大兜土加發酵木屑,一比一混合. |
溫度設定:26~28度。 |
木屑溼度:溼度偏乾,手握拳頭放開,不會結塊。 |
寬口1.1L 的舊菌瓶2隻一瓶. |
108年7月8日收到一.二齡幼蟲,開始飼養. |
108年10月12日原本要換土,發現大部份幼蟲已結土繭. |
開天窗發現一隻羽化,三隻蛹,六隻前蛹,一隻三年齡幼蟲. |
108年11月4日羽化七隻,蛹一隻,死蛹一隻. |
部份先前羽化的成蟲已開始進食. |
結論:一.二齡幼蟲到土繭約100天, |
蛹期約22天. |
蟄伏期約20天 |
飼養十隻幼蟲到成功羽化八隻.飼養難度  |
黃邊金龜 一隻因開天窗造成死亡,其他順利羽化.


黃邊金龜 蟲蛹背面.

黃邊金龜 蟲蛹正面.

黃邊金龜 公母特徵不明顯.

黃邊金龜 成蟲非常活潑不容易拍攝.

黃邊金龜 成蟲.

黃邊金龜 成蟲.

黃邊金龜 蟄伏期約20天就開始進食.

gacs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印加角金龜 繁殖記錄 僅供參考. |
學名:Inca clathrata clathrata |
中文:印加角金龜 |
產地:祕魯 |
印加角金龜10年前有流行過,中間有好長時間没有在市場出現. |
108年7月在昆論發現有蟲友釋出印加角金龜成蟲,立馬就訂購一對. |
108年8月1 日收到印加角金龜己過蟄伏,開始進食. |
立即給你送入洞房. |
30*30*50cm自製飼養箱 莫雷大兜土加其他金龜吃過的舊土,一比一混合. |
溫度設定:26~28度。 |
產房佈置:就第101種。(唯一一種) |
混合土約10-15公分用手平均壓緊。 |
上層需放置多一些防止成蟲翻倒的木片或產卵木剩下之樹皮。 |
木屑溼度:溼度適中,手握拳頭放開,會結塊不滴出水來的濕度。 |
果凍二,三天更換一次. |
8月20日 第一次觀察性開挖,發現到蟲卵,並將公蟲移走. |
9月8日 第一次開挖:共得一齡幼蟲十一隻,蟲卵二十九個, |
挖爆幼蟲二隻及壞蛋一個. |
9月28日 蟲卵二十九個.成功孵化16隻,14個可能開挖有傷到,没能孵化. |
9月28日 第二次開挖共得一齡幼蟲八隻,蟲卵二十七個, |
其中4隻幼蟲可能是第一次没有找到的. |
印加角金龜蟲卵大約20天就會孵化. |
二十天約生31個蟲卵. |
目前共計幼蟲31隻蟲卵27個. |
這次的主角己成為我永久收藏品.

印加角金龜10年前有流行過,中間有好長時間没有在市場出現.

產房佈置:就第101種。(一般大型金龜子佈置一樣).

第一次觀察性開挖,發現到蟲卵,就可以將公蟲移走.

第一次開挖:共得一齡幼蟲十一隻, |
挖爆幼蟲二隻及壞蛋一個.(相片品質不良) |


印加角金龜快孵化的蟲卵約4mm.

本人習慣將蟲卵放在周邊,方便觀查.

第一次開挖蟲卵二十九個.20天後成功孵化16隻,14個可能開挖有傷到,
没能孵化.

第二次開挖共得一齡幼蟲八隻,蟲卵二十七個,

這隻在我數蛋時在我眼前孵化了.

其中4隻幼蟲可能是第一次没有找到的.

目前共計幼蟲31隻,蟲卵27個,算是很能生的蟲種了.
gacs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本本島鋸 P i 繁殖記錄 僅供參考. |
學名:Prosopocoilus inclinatus inclinatus |
中名:日本本島鋸 |
產地:壹岐 |
108年7 月1日收到從昆論標得的一對日本本島鋸,原只想做標本, |
發現它們活力十足,暫時先收養一段時間. |
本次使用MR.AQUA-海灣型-飼養箱,莫雷發酵木屑,15cm軟產木一支. |
溫度設定:26~28度。 |
產房佈置:就第101種。 |
底部發酵木屑5~ 10公分壓緊,再放產卵木全埋入,再放發酵木屑 |
全部填滿壓實.上層放一些水草保濕。 |
木屑溼度:溼度適中,以手握可以結成塊狀不會散開。 |
果凍二,三天更換一次. |
108年7月15日對蟲一起送入產房. |
108年8月22日飼養箱底部發現蟲卵.並將公蟲移走. |
108年9月23日飼養箱周邊蟲卵全部孵化. |
决定開挖. |
木屑裡頭共挖得一齡幼蟲十四隻,蟲卵三個,挖爆幼蟲二隻 . |
產木裡一齡幼蟲十隻 ,蟲卵一個 , 挖爆幼蟲一隻. |
合計一齡幼蟲24隻,蟲卵4個,挖爆3隻. |
日本本島鋸 繁殖難度不高,適合新手飼養. |

108年8月22日飼養箱底部發現蟲卵.並將公蟲移走.

飼養箱底部發現蟲卵很集中在起.

大概記錄一下蟲卵大約多久可以孵化.

日本本島鋸蟲卵大約20天就會孵化.

木屑裡頭共挖得一齡幼蟲十四隻,挖爆幼蟲二隻 ,

蟲卵三個.

產木裡一齡幼蟲十隻 , 挖爆一幼蟲隻, 蟲卵一個.

產木裡的幼蟲比木屑裡的幼蟲大,有可能母蟲先在產木裡生完,再到木屑裡. |
所以日本本島鋸的產房佈置,最好要放產木,可以提高生產數量. |

gacs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月扁鍬形蟲 飼養記錄 僅供參考 |
學名:Dorcus intermedius |
中名:新月扁鍬形蟲(英特梅迪爾扁鍬形蟲) |
產地:印尼 - New Guinea新幾內亞 - 西伊里安Arfak山脈 |
體長:♂42mm x ♀25mm |
新月扁這名字其實在市場上並不多見,除了說這蟲本身流通率就低之外. |
,大家也似乎對於舊名 ,英特梅迪爾扁鍬形蟲仍然比較習慣. |
這次蟲世界的標案中也是顯示「 英特梅迪爾扁」,而新月之名應是源自其種名原意, |
故在鈴木知之的書中,中名部分已改為「新月扁鍬形蟲」。 |
飼養及繁殖上跟其他小型扁鍬一樣. |
本次幼蟲食材使用日菌鮑魚菇純櫟木,三隻混養。 |
溫控:26度。 |
108年3月5日二齡入菌一瓶到底. |
108年6月10日這隻公幼化蛹. |
108年6月16日有一些母幼提早羽化. |
108年7月12日這隻公幼羽化. |
用木屑飼養可能會比較早羽化,體型比較小. |
用菌瓶飼養就會吃比較久,體型比較大一點. |
今年飼養的最大一隻公幼.

新月扁 公蛹約30mm

新月扁 108年7月12日成功羽化.

新月扁 牙型有出來.

新月扁 公蟲

新月扁 脚毛很長...

新月扁 體長約40mm.

新月扁 這是下一輪繁殖組

gacs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