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里南潛蠊 Pycnoscelis surinamensis |
若蟲俗稱山蟑螂。
|
體長17-18mm,身體寬大,前胸背板黑色具光澤,側緣鑲黃色邊,內側有一條黑色縱紋,後緣中央外突, |
雌蟲翅膀短不及腹端,腹背板外露,側緣具黃褐色寬型邊紋,腹端黑色,雄蟲翅長超過腹端,翅膀黑褐色, |
廣泛分布於全世界熱帶及亞熱帶,成蟲於春、夏、秋三季常出現於中低海拔樹林邊緣。 |
白天棲息於朽木縫隙、樹洞、落葉堆及居家附近丟棄的木板等雜物堆中,晚上則可在樹幹或草叢間發現其活動。 |
偶爾也會侵入住家環境。 |
這批蘇里南潛蠊是住家落葉堆捉的,原本是要雨林蠍吃, |
不知不覺成功繁殖出來. |

蘇里南潛蠊.,未齡若蟲。



蘇里南潛蠊,飼養品比野外大一點。

蘇里南潛蠊飼養環境,下舖約0.1公分木屑,上舖一些水草保濕,
蘇里南潛蠊不喜歡太潮濕地方.

把水草移開就發現多若蟲.

gacs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台灣七陷之 叉斑陷紋金龜(繁殖篇) |
叉斑陷紋金龜Euselates proxima (Bourgoin, 1915) [特有] |
體長: 14-16mm。 |
體色:背部棕褐色具2ㄩ形黑紋,與翹翅端一對橫紋斑,鞘翅具數個白斑點,前胸背板黑底,具1Y形黃白線連接小楯板, |
前胸背板兩側上2/3具黃白線,頭部黑底2條黃白縱線。前胸背板&頭部於母蟲大多為全黑色 |
腹部: 亮褐黑色,腹節兩側具白黃斑紋亦有缺班紋者。 |
這批叉斑陷紋金龜大部份是自行爬出來,一公五母,都已成熟,直接佈置產房. |
104年5月1日投產. |
104年5月27日發現幼蟲. |
數量未統計大約50至100之間.幼蟲大部份集中在上半部.10公分以下無發現幼蟲. |
叉斑陷紋金龜 母成蟲有五隻.

叉斑陷紋金龜 唯一的公成蟲.

這次產房佈置使用三種介質,發酵木屑,大兜土及祕密武器.比例 1:1:0.5 |

祕密武器就是青剛樂樹葉碎片啦…… |
這是后里本土金龜達人黃先生獨門配方. |
|

繁殖容器30*50cm圓桶. |
混合木屑大約20cm高,不需壓實. |
濕度:不要太濕. |

上層放了大量木塊,一般陷紋金龜幼蟲比較喜歡在倒木跟泥土間生活.

才經過27天就發現幼蟲.只唯一的公蟲早己死亡多時.

將上層木塊移開,就發現大量幼蟲.

幼蟲大部份集中在上半部,10公分以下無發現幼蟲.

數量未統計大約50至100之間.幼蟲大部份集中在上半部.10公分以下無發現幼蟲.

幼蟲飼養方式,就是佈置產房木屑直接移至k300容器裡,一樣將木塊放在最上面, |
濕度不需太濕.久久噴一次水就可以. |
gacs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
|
台灣七陷之 叉斑陷紋金龜 |
叉斑陷紋金龜Euselates proxima (Bourgoin, 1915) [特有] |
體長: 14-16mm。 |
體色:背部棕褐色具2ㄩ形黑紋,與翹翅端一對橫紋斑,鞘翅具數個白斑點,前胸背板黑底,具1Y形黃白線連接小楯板, |
前胸背板兩側上2/3具黃白線,頭部黑底2條黃白縱線。前胸背板&頭部於母蟲大多為全黑色 |
腹部: 亮褐黑色,腹節兩側具白黃斑紋亦有缺班紋者。 |
4-7月出現,中低海拔日行性蟲種 。 |
這批幼蟲來至台中黃先生忘了多少隻.103年11開始做土繭. |
因手賤期間開挖多次,造成多數幼蟲前蛹前死亡.最後只有六隻羽化成功. |
幼蟲食材為發酵木屑加兜土及少許落葉混合. |
幼蟲大約七月個就會開始作土繭,前蛹非常久,大約三個月,蛹期約一個月就會羽化. |
後記:拆土繭時,發現還没羽蛹,這個幼蟲九成不會化蛹最後會死亡. |
因手賤期間開挖多次,造成多數幼蟲前蛹前死亡.最後只有六隻羽化成功.

幼蟲大約七月個就會開始作土繭,前蛹非常久,大約三個月,蛹期約一個月就會羽化

叉斑陷紋金龜公蟲

叉斑陷紋金龜母蟲

叉斑陷紋金龜母蟲

叉斑陷紋金龜母蟲

叉斑陷紋金龜母蟲

叉斑陷紋金龜公蟲

叉斑陷紋金龜公蟲前胸背板兩側上2/3具黃白線,頭部黑底2條黃白縱線。 |
叉斑陷紋金龜母蟲前胸背板及頭部大多為全黑色. |

叉斑陷紋花金龜跟巴蘭陷紋金龜,兩種金龜花紋色澤幾近相同 |
最大不同,體型巴蘭陷紋花金龜比較大一點. |
叉斑陷紋Y形黃白線並連接小楯板. |
巴蘭陷紋金龜,前胸背板花紋有3條黑色縱帶。 |
翅鞘有3組黑色斑紋,左右不相連。 |

叉斑陷紋花金龜跟巴蘭陷紋金龜
gacs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藍艷白點花金龜 ( 繁殖記錄 ) |
學名: Protaetia inquinata Arrow |
體長 19 - 23 mm,體色綠色或藍綠色具金屬光澤,翅鞘上佈滿大小不等的白色斑點,後腳脛節末端有2根尖刺。 |
外觀近似綠艷白點花金龜但本種光澤度稍弱,鞘翅白點較多且呈橫紋,頭盾前緣中央凹陷明顯, |
綠艷白點花金龜前胸背板無白點分布或少,體背光澤度較亮,鞘翅白點較少,頭盾前緣中央不具凹陷, |
飼養難度不高,非常適合新手飼養. |
這批藍艷白點花金龜 是來自甲蟲天下共計3公3母. |
使用材料:其他金龜吃過的腐植土。 |
產卵環境:底部10~15公分不需壓緊,溼度可以乾一點.上面再一些樹枝。重點是要光線充足的地方. |
金龜子是白天活動的昆蟲.光線不足可能影響產卵. |
103年6月18日佈置產房 |
103年7月20開挖. |
成果:1.2齡幼蟲83隻,蟲卵5粒 |
|
|
|
|
|
|
|
體色綠色或藍綠色具金屬光非常漂亮.

綠艷白點花金龜前胸背板無白點分布或少,體背光澤度較亮,鞘翅白點較少,頭盾前緣中央不具凹陷.

其他金龜吃過的腐植土約10~15公分不需壓緊,溼度可以乾一點.上面再一些樹枝。重點是要光線充足的地方.


經過一個月第一輪開挖:1.2齡幼蟲83隻.

蟲卵5粒.

經過一個母蟲依舊活力十足.

但是已經不考慮讓它們生第二輪.
gacs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03年2月25日現在外面溫度大約不到15度. |
這次挑選五隻比較大一點的公幼單獨飼養及記錄. |
一般北部獨角仙大部份端午節後才會大出來. |
這次使用溫控方式強制提前催虫化蛹.這樣比較容易看出未重對羽化後成蟲的關係. |
103年4月5日已經全部份化蛹. |
結果發現幼蟲未重對蛹長比較没有關係.跟親代比較有關. |
103年5月5日已經全部份羽化.其中一隻死亡,成功羽化四隻. |
蛹長減3mm等羽化後成蟲的長度. |
以上實驗,僅供參考. |
獨角仙A |
產地:花蓮縣 |
幼蟲食材:大兜土 |
未重:40.5g |
蛹重:21.7g 蛹長:73mm |
成蟲:70mm |




獨角仙 B |
產地:花蓮縣 |
幼蟲食材:大兜土 |
未重:35.7g |
蛹重:23.3g 蛹長75mm |
成蟲:72mm |




獨角仙C |
產地:花蓮縣 |
幼蟲食材:大兜土 |
未重:36.8g |
蛹重:24.1g 蛹長76mm |
成蟲:73mm |




獨角仙D |
產地:花蓮縣 |
幼蟲食材:大兜土 |
未重:38.4g |
蛹重:24.5g 蛹長79mm |
成蟲:76mm |



gacs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學名:Figulus curvicornisBenesh,1950 |
中名 : 蘭嶼豆鍬形蟲 月份:全年. |
體長:10-15 mm。 |
體色:黑色。 |
分布:分布於蘭嶼。 |
有很人飼養過,但市場流通不多.103年1月21日從蟲論購得三隻蘭嶼豆鍬形蟲. |
飼養方式跟矮鍬或角葫蘆鍬形蟲,等小型鍬形蟲的飼養方式一樣. |
幼蟲食材:微粒子發酵木屑. |
使用布丁杯,單獨飼養,一杯到底,不用溫控. |
這次飼養時間為1~4月平時溫度約12~20度. |
103年2月15日前蛹. |
103年3月1日化蛹. |
103年4月5日羽化. |
蛹期約36天.比矮鍬及角葫蘆久很多. |
幼蟲期約2.5個月,前蛹至羽化約2月合計約4.5個月. |
飼養難度不高. |
|
|
|
|
|
蘭嶼豆鍬形蟲 三齡幼蟲.

蘭嶼豆鍬形蟲 一齡至三齡約一個月.

蛹期約36天.比矮鍬或角葫蘆久很多.

蘭嶼豆鍬形蟲 公蛹.

蘭嶼豆鍬形蟲 這隻母蛹帶面具.期待能順利羽化.

羽化後的成蟲跟蛹一樣長.

剛羽化的蘭嶼豆鍬形蟲.

剛羽化的蘭嶼豆鍬形蟲.

剛羽化的蘭嶼豆鍬形蟲.

剛羽化的蘭嶼豆鍬形蟲.
gacs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細身赤鍬形蟲(飼養篇) |
學名:Cyclommatus scutellaris Mollenkamp,1912 |
中名:細身赤鍬形蟲 月份:5-10月 |
體長:♂15-48mm♀15-25mm。 |
體色:黃~暗黃色。 |
分布:台灣特有種,分部於全島海拔1800公尺以下山區。 |
飼養,繁殖難度不高,非常適合新手飼養 |
這一批幼蟲是102年8月份自家繁殖,全程使用發酵木屑飼養. |
使用1.1L瓶子,每瓶放三隻混養,可以一瓶養到底. |
一開始沒有溫控.過年後將一部送到保溫室,溫控25度. |
103年3月18日發現送到保溫室開始化蛹, |
103年4月3日羽化. |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蛹期只有15天. |
部份没有溫控的幼蟲現在没有化蛹的現象. |
正常幼蟲至羽化約8個月. |
這隻蛹只有1.7克.

細身赤鍬形蟲 公蛹.

蛹長3公分.


細身赤鍬形蟲 母蟲.

目前羽化最大的一隻細身赤鍬形蟲 公蟲.

細身赤鍬形蟲 公蟲.

細身赤鍬形蟲 公蟲.

兩兄弟.

再一張兩兄弟.

再一張兩兄弟.
gacs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七陷 之 北埔陷紋金龜 (飼養篇) |
學名:Coelodera penicillata formosana MoserqFvmz |
體長:約20 ~ 23 mm |
前胸背板底色橙色或黃褐色,具2條黑色斜紋;特徵是翅鞘為亮麗的黑色,後段及兩側具橙色或黃褐色絨布狀斑紋;腹部尾端具橙色或黃褐色長毛叢。 |
幼蟲飼養可用各種腐植土加發酵木屑1:1.木屑不用太濕. |
本土金龜大致一年一世代,幼蟲大約六至八個月前蛹至羽化大約三個月. |
飼養難度不高,非常適合新手飼養. |
這批飼養12隻. |
102年11月份發現部份結土繭. |
103年1月5日開挖土繭9個. |
二個蛹未羽化,其中死掉四個,成功羽化三隻. |
103年1月5日開挖土繭9個.

二個蛹未羽化,其中死掉四個,成功羽化三隻.

成功羽化三隻.

一公二母

北埔陷紋金龜

北埔陷紋金龜

北埔陷紋金龜

北埔陷紋金龜

北埔陷紋金龜

北埔陷紋金龜
gacs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條背鍬形蟲 ( 繁殖記錄 ) |
學名:Dorcus reichei clypeatus Benesh,1950 |
活潑月份:5-10月。 |
體長:♂20-50 mm♀20-30 mm。 |
體色:黑色。 |
分布:台灣特有種,分布於本島海拔800-2700公尺山區。 |
本次使用30*15*20cm飼養箱.一支產木,產木全部埋入周邊木屑壓實. |
溫度設定:24~25度。 |
使用材料:發酵木屑,15cm軟產木一支。 |
產卵環境:底部8~ 13公分壓緊,上層則鬆軟,產卵木全埋入,上層放一些水草保濕。 |
木屑溼度:溼度適中,以手握可以結成塊狀不會散開。 |
102年7月15日開始佈置產房. |
102年8月22日飼養箱周邊發現一隻幼蟲. |
開挖時間:102年8月25日 |
成果:一齡幼蟲5隻.蟲卵二個. |
第一輪成績不理想,期待第二輪. |
本次使用30*15*20cm飼養箱.一支產木,產木全部埋入周邊木屑壓實.

產卵環境:底部8~ 13公分壓緊,上層則鬆軟,產卵木全埋入,上層放一些水草保濕。

條背鍬形蟲 這次的男主角.


條背鍬形蟲 這次的女主角.

102年8月22日飼養箱周邊發現一隻幼蟲.

產木未發現有咬痕.

條背鍬形蟲 一齡幼蟲.

條背鍬形蟲 一齡幼蟲及蟲卵.
gacs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砂深山鍬形蟲
學名:Lucanus maculifemoratus taiwanus Miwa,1936 |
中名:高砂深山鍬形蟲 月份:4-9月。 |
體長:♂40-88 mm♀30-50 mm。 |
體色:紅褐色,母蟲顏色較暗,新公蟲特體體表有金色覆毛。 |
分布:台灣特有亞種,分布於本島海拔1000公尺以山區。 |
這是今年出來的第一隻高砂深山鍬形蟲體形不大71mm.也是一隻不錯的蟲.









gacs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平頭大鍬形蟲
學名:Dorcus miwai Benesh,1936 |
中名:平頭大鍬形蟲 |
體長:♂25-72 mm♀20-35 mm。體色:黑色。月份:4-11月。 |
分布:台灣特有種,分布於本島海拔500公尺以上山區。 |
習性:夜行性,日夜會聚集再各種闊葉樹樹液分泌或落果處,白天偶 |
爾會在地面爬行,夜晚有趨光性。 |
特色:頭楯不發達,本屬中比例最小者。頭部比例扁平。大顎平直細 |
長。 |

gacs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櫻桃紅蟑簡易飼養方式
櫻桃紅蟑簡易飼養方式. |
小強九成以上的一定不喜歡它,如果有飼養一些,如蜥蜴、守宮、螳郎、或兩棲類等 |
應該都會曾遇過同樣的困擾,寶貝寵物面臨斷糧的危機,有些餵食用的昆蟲的在是貴的買不下手。 |
可以飼養一些紅蟑,就不用擔心一時找到餵食活昆蟲. |
可使用任何平滑材質的箱子。建議選擇有含蓋子的箱子。不是怕紅蟑爬出來溜蕩,而是防止害蟲入侵(如螞蟻、蜘蛛,家蟑)。 |
,在底層撲了一層咖啡渣(一般咖啡館都可免費索取)。使用後的結果非常理想,咖啡渣基乎完全醃蓋了紅蟑的異味。 |
加上偶爾紅蟑還會當點心吃,真是一舉兩得。 |
小強的家需要立體的空間,建議加些廢紙板或紙箱。一則可充份利用空間,也讓紅蟑有運動及躲藏的空間。 |
我選擇用紙蛋盒。紙蛋盒可以充份利用有限的空間。且清理箱子時,紙蛋盒能快速的將紅蟑移出。 |

關於食物,我使用鳥飼料.也可以用柳丁、四季豆、洋薏仁、麥片等,這都是很便宜的飼料。 |
紅蟑不需要大量水份,且不太會游水。因此水盆中擺塊破布或紙巾可讓小強方便飲水及必免淹死。 |

不同階段的櫻桃紅蟑.

不同階段的櫻桃紅蟑.

不同階段的櫻桃紅蟑.

不同階段的櫻桃紅蟑.

成熟的母蟑成深紅色,故取名為『櫻桃』.

成熟的公蟑則有翅膀,雖然翅膀已退化而不會亂飛,但還是偶爾會是會滑行。

最好不同階段的紅蟑不要混養在一起.

因本人需量不是很大,所以混養,順其自然.

gacs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9) 人氣()
簡易果蠅培養基調配方法:
簡易果蠅培養基調配方法: |
1,可以到便利商店買這種黑糖豆花.因本身配的黑糖不夠,必需多凖備一些黑糖. |

2.可以將一杯黑糖豆花可以分成兩杯加入一茶匙黑糖.

3.混合即可.不用再加水.

4.因為黑糖豆花本身水份太多,上面要放一些衛生紙,不然果蠅掉到黑糖豆花上可能死掉.

5.建議可以在杯子中放一些讓果蠅能夠攀爬的東西,例如不織布,紙板之類的材質,放入之前的折法也有技巧.

6.理想的狀況是可以讓果蠅成蠅向上爬動,但最好將蛆給擋在下方,這麼做等到時候蛆要結蛹也就在下方, |
會方便等牠們成蟲後,把牠們從罐中倒出。 |

7.培養基完成後,可以等二,三天,就可以倒出入一.二百隻果蠅下去.就大功告成.
可以一直使用到培養基全部吃完為止,大約四至五代.

gacs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無翅果蠅的簡易飼養方式
無翅果蠅的簡易飼養方式: |
果蠅 大部份的人一定不喜歡它,可是如果有養箭毒蛙、變色龍、魚類、螳螂、剛上岸幼蛙、蜘蛛及初生爬蟲幼體. |
就需要飼養果蠅才能穩定提供它們食物. |
飼養果蠅好像很容易,到處都有很討厭,可是需要它時,常常不夠用. |
飼養果蠅的成敗在於培養基質. |
市面上常看到果蠅培養基質 :成份由酵母粉.馬鈴薯雪片構成 需乾燥冷藏環境保存. |
果蠅培養基調配法: |
馬鈴薯粉~2茶匙 |
酵母粉~1/2茶匙 |
砂糖~1/2茶匙 |
開水~1.5茶匙 |
醋~1.5茶匙 |
看起來好像很簡單,但是我一直都没能成功過.因為一段時間後培養基就會長黴菌.果蠅就死亡. |
經過多種不同食材做實驗,最後成功完成一種簡單容易製作的培養基質. |
無翅果蠅 小 (無翅..不飛.僅能走動)

果蠅是飼養螳螂最好用的食材.


使用多種不同的培養基質做實驗.

最後找到這種配方.

就是這個效果很非常.

一個成功的培養基質可提供這些剛孵化的成蟲繼續在果蠅杯內交配繁殖,可培育2至3代。果蠅數量可達上千支以上。

大量蟲蛹.

下次期待公佈培養基調配的方法.

gacs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台灣深山鍬形蟲(飼養篇)
學名:Lucanus formosanus Planet,1899 |
中名:台灣深山鍬形蟲 活躍月份:5-8月。 |
體長:♂35-85 mm♀24-45 mm。 |
體色:褐~紅褐色。 |
分布:台灣特有種,分布於本島200~2000公尺山區。 |
本批幼蟲產地:台灣北部三峽. |
100年6月15日1-2齡開始單獨飼養. |
幼蟲食材:深山鍬形蟲專用發酵木屑及發酵木屑.大約五個月更換食材一次. |
溫控:幼蟲19-21度.蛹24-26度. |
101年9月份發現已經有一些開始製作蛹室. |
101年10月12日第一隻母蟲羽化完成. |
101年11月份一些公蟲開始化蛹 |
101年12月3日第一隻公蟲羽化完成. |
幼蟲期大約17個月. |

去年飼養了五種國內深山鍬形蟲,除了黃脚深山全軍覆沒,其他都有一些羽化成功. |
深山鍬形蟲是今年最後羽化的種類. |

非常漂亮的一種鍬形蟲.

手賤一口氣挖了二隻出來玩.

室溫24-26度蛹期大約32-35天
剛好過70mm.

一些溫控在19-21度尚未羽化,有比較慢一點.





台灣深山鍬形蟲母蟲.

gacs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黑栗色深山鍬形蟲 (飼養篇)
學名:Lucanus kanoi piceus Y.Kurosawa,1966 |
中名:黑栗色深山鍬形蟲 |
體長:♂30-60 mm♀25-40 mm。 |
體色:暗紅~黑色。 |
分布:分布於新竹縣以北~宜蘭縣海拔1500公尺以上山區。 |
100年6月10日2齡開始單獨飼養. |
幼蟲食材:深山鍬形蟲專用發酵木屑,溫控19-21度,共更換三次食材. |
101年10月14日開挖發現已經化蛹移至人工蛹室. |
101年11月3日羽化. |
幼蟲期大約14個月. |
手賤挖出照相剛好一對.

黑栗色深山鍬形蟲 公蛹

黑栗色深山鍬形蟲 公蛹

黑栗色深山鍬形蟲 公蛹

等了好久,終於羽化.

體形感覺不錯, 剛羽化量不凖.50mm以上.

剛羽化軟軟的站不起來.

白眼睛

牙形很漂亮喔.

gacs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黑斑陷紋花金龜 (飼養篇)
黑斑陷紋金龜 Taeniodera nigricollis viridula (Niijima et Matsumura, 1923 |
體長15~20mm。 |
前胸背板褐色,翅鞘金綠色。 |
公母區分: |
1.前腳脛節:寬短扁(母)長窄細(公) |
2.後腳勁節公蟲具橘色纖毛 |
3.公蟲腹部具中縱溝 |
產地:南投縣 |
101年6月23日開始飼養.幼蟲食材:發酵木屑偏乾,溫控24-27度 |
101年10月1日發現已經全部變土繭. |
101年10月23日發現有一隻跑出土面. |
黑斑陷紋金龜 共飼養10隻.

黑斑陷紋金龜 結果成功羽化7隻3公4母.

黑斑陷紋金龜

黑斑陷紋金龜

黑斑陷紋金龜

黑斑陷紋金龜

黑斑陷紋金龜

黑斑陷紋金龜

gacs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紅圓翅鍬形蟲 (繁殖篇)
|
學名:Nealucanus swinhoei Bates,1866 |
中名:紅圓翅鍬形蟲 月份:8-11月。 |
體長:♂29-54mm♀28-42 mm。 |
體色:黑色,鞘翅橙褐紅色。 |
分布:台灣特有亞種,分部於本島海拔1500公尺以下山區。 |
101年7月后里黃先生送來一些紅圓翅鍬形蟲原本是給我製作標本用的. |
因為有幾隻附脚斷掉,只好拿來繁殖看看. |
產地:新竹 尖石 |
101年7月10日佈置產房.發酵木屑舖20公分壓實,再放置一些尚未公開的秘密武器.没有溫控25-32度. |
101年9月30日發現有一些成蟲已死亡. |
101年10月10日決定開挖,結果太早了一點.只有一隻幼蟲及十多粒蛋. |
有生就代表很成功,紅圓翅鍬形蟲 目前很少蟲友在飼養,因為幼蟲期太長要三年以上.成蟲很容易在野外採集到. |
繁殖桶 大約裝一半的發酵木屑壓實.不用放產木但是要放一種秘密武器.

秘密武器就是前輩所說紅木頭(樹心)原因不明.因為是無意間發現.尚未有人發表過.

交配是一定會的,生不生蛋就不一定.

紅圓翅鍬形蟲只要公母蟲放再一起很容易就會交配.不怕生.

只有一隻孵化出來.大約三個也快要孵化.


紅圓翅鍬形蟲一齡幼蟲.

gacs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扇角金龜 (繁殖篇)
扇角金龜 (繁殖篇) |
學名:Trigonophorus rothschildi |
中名:扇角金龜 |
產地:新竹 尖石 |
101年7月后里黃先生送來一些扇角金龜原本是給我製作標本用的. |
因為有幾隻附脚斷掉,只好拿來繁殖看看. |
101年7月10日佈置產房. |
101年10月發現扇角金龜已經全部死亡. |
101年10月10日開挖. |
結果只有11隻幼蟲,成績不是很好. |
可能是產房佈置錯誤. |
101年7月10日佈置產房.

20公分發酵木屑三分之二壓實上面放一些水草保濕

經過二個月發現扇角金龜已經全部死亡.飼養箱周邊没有發現有幼蟲.不太妙.

扇角金龜幼蟲比其他金龜子幼蟲油亮.

扇角金龜幼蟲

五隻母蟲只生了11隻,不算繁殖成功.

扇角金龜幼蟲

gacs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鬼豔鍬形蟲 ( 繁殖記錄)
鬼豔鍬形蟲 ( 繁殖記錄) |
學名:Odontolabis siva parryi Boileau,1905 |
中名:鬼豔鍬形蟲 月份:5-10月。 |
公蟲101年6月24日羽化. |
母蟲101年7月21日野外請回. |
没有溫控:地下室溫度大約27~31度.
101年8月1日送入產房.
|
101年8月25日就發現開始有產卵. |
101年9月9日發現有幼蟲孵化.代表今年繁殖成功. |

中間埋入一根直立產木.濕度偏濕.



蛋大部份都生在上層很容易就可以挖到.

一不小心就挖了太多出來.
101年9月9日發現有幼蟲孵化.

決定101年9月14日開挖.結果太早挖.

蛋比幼蟲多很多.
gacs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