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頭鷦鶯
灰頭鷦鶯 |
學名 :Prinia flaviventris |
別名:中國黃腹鷦鷯鶯、青羽團扇鳥、(閩南語)丟丟咚仔、芒銅丟仔、罔噹丟仔、灰頭布袋鳥、(客家語)禾筆仔 |
體長14公分,體型修長,尾羽長,腳赤肉色,頭頂深灰色。體背大致橄欖褐色,臉部灰白色,喉上胸白色, |
下胸至腹部乳黃色,冬羽則有白色短眉。 |
台灣留鳥,棲息平地至丘陵地帶之農耕地、開闊地,常三兩隻活動於濃密草叢,性機警怕人, |
尾部常跟著叫聲之旋律上下擺動,不善長距離飛行。 |
拍攝時間:102年7月27日 |
拍攝地點:桃園縣 楊梅市. |
繁殖期喜歡巢築於芒草叢中,巢材主要以芒草等草生植物的葉及莖纖維,用細尖的嘴喙巧妙地將巢織成布袋形懸掛 |
於繁密的芒草莖或灌叢上,故名布袋鳥。 |
灰頭鷦鶯每次產蛋3~5枚,通常4枚,每天生一枚,蛋的顔色為深桔紅色,無污斑,蛋的大小平均為15*12mm. |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