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圓翅鍬形蟲         飼養記錄      僅供參考.
學名:Nealucanus maximas Dudich,1923
中名:大圓翅鍬形蟲     
活動:7-9月。
體長:♂40-68mm♀40-56 mm。
體色:棕褐至深黑褐。
分布:台灣特有亞種,分部於本島海拔1000-2000公尺山區。
圓翅及鬼豔鍬形蟲 飼養上雷同,都是一種不喜歡受到干擾的種類.
要遺忘飼養法,中間不需用更換木屑,直接到羽化,
大致上我比較喜歡多隻混養.只要有一隻成蟲羽化爬出,就可以開挖.
幼蟲食材:樹心土發酵木屑1:3最好.
如果没有樹心土,只能用替代品,發酵木屑加水要重壓實.
開挖到土繭幼蟲尚未化蛹,死亡率90%
開挖到土繭己經成蛹就没關係.可以安全羽化.
這批幼蟲是108年2月桃園蟲展送的.原本有4隻.
109年2月11日開挖只.
發現一隻自行爬出的母蟲及二個土繭.
幼蟲溫控約20-22度.
幼蟲期約一年.

 

這批幼蟲是108年2月桃園蟲展送的.原本有4隻只有三隻存活下來.

1.jpg

開天窗 大圓翅鍬形蟲 母蛹.

2.jpg

這隻成功羽化 大圓翅鍬形蟲 公蟲

3.jpg

大圓翅鍬形蟲 公蟲體長約:59mm.

4.jpg

這批大圓翅鍬形蟲幼蟲,幼蟲期約一年.

5.jpg

體形中上  龍牙有出來.

6.jpg

大圓翅鍬形蟲 公蟲.

7.1.jpg

大圓翅鍬形蟲 公蟲

7.jpg

大圓翅鍬形蟲 公蟲

8.jpg

大圓翅鍬形蟲 公蟲

9.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acs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