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大蟋蟀
 Brachytrupes portentosus (Lichtenstein, 1796 )
體長32-45mm,體型肥胖,頭部圓,黃褐色,前胸背板暗褐色但側邊為黃褐色,
背面具不明顯的黃褐色中線,中線兩邊尚有紅褐色斑,翅膀黑褐色,側視腹部可見,
雄蟲具渦形斑紋,雌蟲翅脈直線或交叉,各腳黃褐色,後腳發達,
具尾毛及黑色的產卵器。本屬一種,本種分布於平地至低海拔山區的農田或庭院,
成蟲於夏、秋季出現,夜行性。本種為常見種,俗稱土猴、土伯仔、大蟋蟀、大土狗等
參考資料:嘎嘎昆蟲網
拍攝時間:110年4月20日
不知為何今年4-5月份出現大量的台灣大蟋蟀,大蟋蟀在一般農民都視為害蟲.
夜間都出來吃菜苗,很傷腦筋。
台灣大蟋蟀終年躲在洞裡,只有夜間才會爬出外面覓食或尋找配偶、交尾,
偶而下大雨白天也會有機會看到,而灌蟋蟀是觀察這類地底昆蟲最好好的方法。
灌蟋蟀要保持安靜,以免驚動牠,當蟋蟀凖備爬到洞口時受到驚嚇,
會立刻退回洞內,有時寧可淹死也不會爬出洞外。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蟋蟀爬至洞口時便以鏟子插入,塞住蟋蟀的退路,
就可以抓到蟋蟀了。

 

 

今日一時興趣來一下,童時玩樂  灌土猴。
找到蟋蟀的家  (土堆)。

1.jpg

清開土堆找到洞口,就可以開始灌水,小時候都是以玻璃瓶,

2.jpg

今天就用礦泉水的瓶子,方便就好。
要灌多少水,那就不一定,有時一瓶蟋蟀就投降,
有時寧可淹死也不會爬出。

3.jpg

台灣大蟋蟀從洞口探出頭.
這隻用了二瓶水就投降了,不過還很有精神,要小心它會退回洞內。
找東西塞住蟋蟀的退路。

4.jpg

回憶童年  這次只灌了二隻體驗一下。

5.jpg

台灣大蟋蟀 若蟲無翅。

6.jpg

台灣大蟋蟀 若蟲近似成蟲,體型肥胖開始長翅。

7.jpg

台灣大蟋蟀 成蟲 體型會縮小,長翅膀。
 

8.jpg

台灣大蟋蟀 成蟲有翅膀

20.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acs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