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衣魚 |
Ctenolepisma longicaudata Escherich, 1905 |
成蟲體長10-11.5mm,不具翅膀,腹末具2條長形尾毛及一條中尾絲,故稱「纓尾目」,觸角絲狀多節, |
體背具鱗片,胸部比腹部寬,有三對腳,能跳躍,行動敏捷 。本種行無變態生活, |
仔蟲要經4次以上蛻皮體背才有鱗片,成蟲仍不斷蛻皮,每次蛻皮會把舊殼吃掉, |
蛻皮次數可達60次之多,為現存昆蟲中最原始的族群,一般棲息住家裡,以澱粉、紙類、漿糊、 |
膠質、衣物為食。若在罐裡飼養衣魚只要有紙類,不需水份就可以存活。衣魚跟白蟻一樣, |
其腸子裡有像是鞭毛蟲的微生物,能消化纖維素。蛻皮時牠會將皮吃掉,回收養分,一點也不浪費。 |
野外的個體或種類棲息土隙、石縫、樹皮、落葉層等環境,以腐植質為食, |
衣魚為夜行性昆蟲,喜歡尋找隱蔽且潮濕的地方躲藏,所以白天很難發現牠們的行蹤, |
早在距今2.8 億年前的泥盆紀就已經有牠的存在紀錄,在溫暖的空間內終年可活動繁殖。 |
參考資料:嘎嘎昆蟲網 |
要飼養衣魚很簡單只要放一些紙類或衛生紙就可以. |
不要太乾燥,可以補充一點水,衣魚就可以活得很好. |
![1.jpg 1.jpg](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gacsliu/1620788728-1518114501-g.jpg&width=598&height=598)
衣魚不是群居生物,偶而能看到一兩隻就很不容易. |
這次一隻一隻收集,半年才收集到這八隻而已. |
如果要養到上百隻,就會有點困難. |
![2.jpg 2.jpg](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gacsliu/1620788731-797954525-g_n.jpg)
衣魚跟白蟻都被列為居家環境中常見的害蟲. |
如果家裡發現太多衣魚也是很傷腦筋的事. |
![3.jpg 3.jpg](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gacsliu/1620788733-158640445-g_n.jpg)
飼養了大半年,才開始發現有幼仔,體長不到1mm很小隻半透明不容易發現. |
每次最多發現兩三隻幼仔,繁殖速度比我想像的慢. |
![4.jpg 4.jpg](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gacsliu/1620788735-643678203-g_n.jpg)
灰衣魚,仔蟲體背光滑具銀白色光澤,無鱗片。 |
成蟲的灰衣魚體背有鱗片,每次蛻下來的皮會回收吃掉, |
體色由淡漸漸轉為黑褐色或黑色,有些個體具藍色光澤。 |
![5.jpg 5.jpg](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gacsliu/1620788738-2062131844-g_n.jpg)
要注意一般常用的除蟲藥(樟腦丸)可以輕鬆毒死灰衣魚. |
![6.jpg 6.jpg](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gacsliu/1620788740-3554479108-g_n.jpg)
灰衣魚終其一生不斷蛻皮成長,次數可達60次之多, |
為現存昆蟲中最原始的族群。 |
![7.jpg 7.jpg](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gacsliu/1620788743-623366186-g_n.jpg)
灰衣魚,躲藏在書櫃裡,只吃旁邊的紙就可以存活, |
腹端有3根細長的尾鬚,具有感覺和防護作用。 |
![8.jpg 8.jpg](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gacsliu/1620788746-2498556380-g_n.jpg)
gacs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